紅葉石楠(學名:Photiniaxfraseri)薔薇科,石楠屬,為常綠小喬木,株高4-6米,葉革質,長橢圓形至倒卵披針型,春季新葉紅艷,夏季轉綠,秋、冬、春三季呈現紅色,霜重色逾濃,低溫色更佳。做行道樹,其桿立如火把;做綠籬,其狀臥如火龍;修剪造景,形狀可千姿百態,景觀效果美麗。 紅葉石楠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。春秋兩季,紅葉石楠的新梢和嫩葉火紅,色彩艷麗持久,**生機。在夏季高溫時節,葉片轉為亮綠色,給人清新涼爽之感覺。紅葉石楠因其鮮紅色的新梢和嫩葉而得名,其栽培變種很多。
形態特征
莖直立,下部綠色,莖上部紫色或紅色,多有分枝。葉片革質,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,下部葉綠色或帶紫色,上部嫩葉鮮紅色或紫紅色。
常綠小喬木,高度可達12M,株形緊湊。春季和秋季新葉亮紅色?;ㄆ?/span>4-5月。梨果紅色,能延續至冬季,果期10月。
生長習性
喜溫暖濕潤氣候,耐干旱瘠薄,不耐水濕,耐寒性強,能耐**溫度-18℃。喜強光照,也有很強的耐蔭能力。適宜各類中肥土質。耐土壤瘠薄,有一定的耐鹽堿性和耐干旱能力。不耐水濕。紅葉石楠生長速度快,萌芽性強,耐修剪,易于移植,成形。
進入冬季休眠期后,在園林工程應用中,對紅葉石楠應采取以下四個方面措施進行養護。
1.防凍土傷根凍土層容易造成植株生理干旱引起**。對栽種在冬季有凍土層地區的紅葉石楠,特別是當年種植的應進行土壤防凍,保護根系。通常是在產生凍土層之前的半個月前,進行地表覆蓋,以保持土溫。
2.病蟲害防治主要是清理病枝、蟲枝、枯枝等病蟲越冬寄主,以減少來年的病蟲害。
3.冬肥施用為保證來年春梢的長勢強勁和觀賞效果,在當年12至來年1月中旬,結合松土施用冬肥一次。肥料以含氮量較高的復合肥為宜,用量為每平方米40克左右。
4.修剪紅葉石楠的萌動期早,一般在2月底前就開始萌芽。為了提高春季新梢萌發的一致性和緊密度,達到觀賞的**效果,按不同產品的用途要求在1月份進行相應的輕度修剪。由于紅葉石楠應用的地域范圍廣泛,相應的冬季養護時間及措施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,以期達到**效果。
繁殖方式
主要通過扦插方法繁殖
園林用途
枝繁葉茂,樹冠圓球形,早春嫩葉絳紅,初夏白花點點,秋末累累赤實,冬季老葉常綠,園林觀賞價值高。其新梢和嫩葉鮮紅且持久,艷麗奪目,果序亦為紅色,秋冬季節,紅綠相間,**觀賞價值,是綠化樹種中**的紅葉系列的觀葉彩葉樹種。其萌芽性強,耐修剪,在黃河流域及其以南幾乎全年都可以擁有亮麗的火焰般紅色,從而延長觀賞期,在園林綠化上廣泛應用。
因其耐修剪且四季色彩豐富,適合在園林景觀中做**色帶。一至二年生的紅葉石楠可修剪成矮小灌木,在園林綠地中作為色塊植物片植,或與其他彩葉植物組合成各種圖案。也可培育成主干不明顯、叢生形的大灌木,群植成大型綠籬或幕墻,在居住區、廠區綠地、街道或公路綠化隔離帶應用,當樹籬或幕墻一片火紅之際,非常艷麗,**生機盎然之美。紅葉石楠還可培育成獨干、球形樹冠的喬木,在綠地中作為行道樹或孤植作庭蔭樹。也可盆栽在門廊及室內布置。它對二氧化硫,氯氣有較強的抗性,具有隔音功能,適用于街坊、廠礦綠化。
紅葉石楠生長速度快,萌芽性強,耐修剪等特點,可根據園林需要進行多功能、多層次、立體式的應用。修剪成矮小灌木作為地被植物片植,或與其他彩葉植物組合成各種圖案;可培育成小喬木,群植成大型綠籬或幕墻應用在居住區、廠區綠地、街道或公路綠化隔離帶;可培育成獨干或秋形樹冠的喬木,在綠地中孤植或行道樹或盆栽后放置在門廊及室內。